中国写字楼发展史
说起写字楼,不少地产行业的初学者都会觉得这项舶来品来华不久。但实际上,早在计划经济时期,第一代写字楼便已在中国出现,发展至今近70年,共经历了四个阶段:
这一阶段的写字楼,无论从哪个方面看,都与人们印象中的写字楼相去甚远,甚至几乎每一个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见过,却不会称之为写字楼。这种写字楼的楼层大多不会超过6层,且多有围墙进行围合。围墙内收发室、食堂、医疗所、礼堂、锅炉等一应俱全,自成一方天地,这也是最早期的写字楼配套。楼内员工喝茶看报、到各个科室去走走,摆摆龙门阵,就成了第一代写字楼受众的全部业余生活。当时这种建筑形式更多的被称为单位大院、机关大院,虽然多用于国企单位,但从定义上来讲,的确是写字楼的一种。
随着改革开放,大量外企涌入中国,许多民办中小型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,国内的酒店存量已经满足不了飞速增长的使用需求——于是,第二代写字楼诞生了。 因为脱胎于酒店,所以这一代的写字楼在格局设置上与酒店类似,增加了消防、空调、给排水、中控等系统,同时增设了会议厅等公共空间。用途也不再仅限于国企自用,开始出现初步商业化,通过分层或分区的形式租售给业主。据腾讯房产考证,盐市口一带的皇城公寓等公寓写字楼便是在这一阶段初具雏形,成为了成都最商务的地方。